实验室检查(21项)
尿常规
(14项)用于检查泌尿系统疾病,如泌尿系统感染、肿瘤、结石及了解肾功能,还可用于协助检查其他系统疾病,如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肝炎等。
凝血四项
(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、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测定、国际标准化比值、纤维蛋白原测定)反映血液的凝血功能及黏稠度
肿瘤标志物
CA199、CA125、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、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、人胃蛋白酶原Ⅰ和Ⅱ、CA153、游离PSA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(PSA)、癌胚抗原(CEA)、甲胎蛋白(AFP)
同型半胱氨酸(HCY)
HCY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
微量元素检测
(锌、锰、镁、铁、铜、镉、铅七种元素)判断人体微量元素平衡状态、评价营养状况,预防微量元素失衡所致疾病的发生,指导合理饮食
肌酸激酶(CK)
CK是心肌梗塞病人血清中出现最早的酶之一。是心肌梗塞诊断的重要指标。较AST,LDH的特异性高。病毒性心肌炎也有明显增高.脑血管意外,脑膜炎,甲状腺功能低下,肺梗塞等均可升高。骨骼肌疾病,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、皮肌炎、多发性肌炎、骨骼肌损伤等可增高
梅毒抗体检测
筛检梅毒最常用的方法。若呈阳性或弱阳性,须做进一步检查。
糖化血红蛋白(HbAIc)
检测近2-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、用于糖尿病疗效观察
便常规+潜血
用于对消化道疾病隐形出血如溃疡、肿瘤等检查。
甲状腺功能7项
是反应甲状腺功能状态的主要指标,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低等筛查。
肝功能8项
检查肝脏代谢功能是否正常,有无肝脏受损
血糖(GLU)
检测血糖含量,对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血糖检测及用于糖尿病、低血糖的诊断
艾滋病毒抗体(HIV)
(艾滋病毒(HIV)抗体+HIVP24抗原检测)排除艾滋病毒感染。
电解质5项(钾、钙、钠、氯、无机磷)
纳钾氯钙磷,微量元素是人体生命所必需,它们虽然在人体内含量很少,但却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,如果摄取微量元素不足,可导致偏食、厌食、异食症,易怒、不安、易激惹,对周围事物反应差,注意力不集中,免疫力减弱,口腔溃疡,脱发等;而摄取量过多又可导致微量元素中毒,因此,盲目补铁、补钙、补锌的做法是不科学的。
血脂四项
检查有无高脂血症,评估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指标
血常规
(11项)通过血液分析可发现有无贫血、细菌感染、病毒感染、白血病等系统疾病。
胃泌素(GAS)
增高见于胃泌素瘤、慢性萎缩性胃炎A型、甲状旁腺机能高进症、肝及肾功能障碍。
医技检查(9项)
肺功能检查
(SVC、FVC、MVV)评估项目包括:用力肺活量、一秒钟用力呼气量,可了解肺脏有无限制性换气障碍,例如:肺气症、胸腔积水、气胸、肥胖等,或二种形态皆有的混合性换气障碍
甲状腺彩超
通过彩色超声仪检查甲状腺的形态、大小及血流情况、 判定是否有甲状腺肿大、结节、囊肿、肿瘤等
幽门螺杆菌-呼气试验(C13)
能准确检测幽门螺旋杆菌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
多导心电图
描记心脏电生理变化,对诊断心律失常、冠心病等有重要价值。
双肾、输尿管彩超
检查相应脏器大小、形态、结构、声像,了解有无各种良恶性病变,可筛查脂肪肝、结石、囊肿、肿瘤、血管瘤、肝硬化等病变,是腹部脏器必查的项目。
头颅CT(平扫)
CT具有扫描速度快,覆盖面积大,采集信息量多等优点,在短时间内能够对全身各脏器进行检查,可以进行多平面的重建和重组对病变达到准确的定位、定性、定量的诊断;特别是对早期病变的发现及诊断,疾病治疗后的疗效判定,良恶性病变的鉴别等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。
肺部CT平扫
了解心脏是否肥大,肺部是否有炎症、肿块及呼吸道疾病。
肝、胆、胰、脾彩超
对人体腹部内脏器官(肝、胆、脾、胰)的状况和各种病变(如肿瘤、结石、积水、脂肪肝等)提供高清晰度的彩色动态超声断层图像判断,依病灶周围血管情况、病灶内血流血供情况-良恶性病变鉴别;判断肾动脉狭窄等。
骨密度检测
判断骨质疏松、预测骨折风险,尤其适用于中老年人.